一.概述    目前煙氣脫硫技術種類達幾十種,按脫硫過程是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干濕形態,煙氣脫硫分為:濕法、半干法、干法三大類脫硫工藝。濕法脫硫技術較為成熟,效率高,操作簡單。傳統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煙氣脫硫工藝采用鈣基脫硫劑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亞硫酸鈣、硫酸鈣,由于其溶解度較小,極易在脫硫塔內及管道內形成結垢、堵塞現象。雙堿法煙氣脫硫技術是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結垢的缺點而發展起來的。
二.工藝基本原理    雙堿法在啟動時以純堿液吸收SO2(不用液體燒堿的原因在于其中含有氯離子,具有腐蝕性等有害影響,而固體燒堿氯離子隨較少,但價格高),然后再用石灰乳對吸收液進行再生,再生后的吸收液經沉淀、澄清后重新打入脫硫塔循環使用。由于采用鈉基清液吸收,可大大減少結垢幾率,使整個系統不容易被堵塞。循環過程中的主要反應如下:     脫硫過程    Na2CO3  +  SO2   →  Na2SO3   +   CO2↑(啟動時反應)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再生過程(用石灰乳)    2NaHSO3  +  Ca(OH)2  →  Na2SO3  +  CaSO3  +  2H2O    Na2SO3   +  Ca(OH)2  →  2NaOH  +  CaSO3    如有氧氣存在下,還會發生以下反應    Ca(OH)2 + Na2SO3 + 1/2O2 + 2H2O → 2 NaOH + CaSO4·2H2O9
三.脫硫工藝系統組成    脫硫裝置一般由脫硫劑制備與輸送系統、吸收系統、脫硫渣處理系統、煙氣系統、自控和在線檢測系統等組成。
四.工藝流程示意圖
    本工藝是脫硫洗滌塔與除塵塔合二為一的,為加強脫硫效果和除塵效率,脫硫塔采用旋流板結構。旋流板技術是針對煙氣成份組成的特點,采用堿液吸收法,經過旋流、噴淋、吸收、吸附、氧化、中和、還原等物理、化學過程,經過脫水、除霧,達到脫硫、除塵、除濕、凈化煙氣的目的。能使尾氣中SO2含量小于200mg/Nm3 ,粉塵含量小于150mg/Nm3。
五.工藝說明    鍋爐煙氣從主塔下部進入塔內,在塔內與脫硫液作用進行脫硫除塵后從主塔頂部煙道進入副塔,經副塔內除霧板除霧后由引風機引入煙囪排空。循環吸收液由主塔頂部進入,在旋流塔板上進行氣液兩相接觸,完成脫硫除塵后于塔底部流出,經匯集后流入沉灰池,在此將除下的飛灰沉淀下來。上清液溢流進入再生反應池,在反應池內與由化灰池引入的石灰乳進行再生反應。再生后的循環吸收液流入澄清池,使反應生成的CaSO3和CaSO4共同沉淀,在澄清池處添加一定量的吸收液Na2CO3,如果循環系統中的水量不足時還要補充一定量的水。澄清池中上清液溢流至泵前池,由水泵打入主塔頂部循環使用。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控制好再生反應池和泵前池的pH值,來達到良好的脫硫效果。    各池沉渣分別用抓斗抓出或者用污泥泵抽出后放到污泥干化場自燃干化,再用車運走作建筑材料或填埋處理,也可以將污泥用來生產石膏銷售。
六.工藝特點    本雙堿法煙氣脫硫工藝是公司技術人員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總結、改進從而達到了工藝的先進性、實用性、易操作性、經濟性等特點。與石灰石或石灰濕法脫硫工藝相比,雙堿法有以下優點:   (1)Na2CO3溶液在啟動后其中CO32-基本被驅除;吸收液循環使用。循環液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環過程中對水泵、管道、設備均無腐蝕與堵塞現象,便于設備運行與保養;   (2)經濟性方面,由于純堿只是作啟動和補充用,而更多消耗的是石灰乳,運行費用也不高;   (3)吸收劑的再生和脫硫渣的沉淀發生在塔外,這樣避免了塔內堵塞和磨損,提高了運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操作費用,采用高效的旋流板式塔代替空塔,使系統更緊湊,保證較高的脫硫效率;    (4)鈉基吸收液吸收SO2速度快,故可用較小的液氣比;   (5)對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而言,可提高石灰的利用率;   (6)脫硫產生的廢渣可以用來生產石膏。
    雙堿法脫硫技術是國內外運用的成熟技術,是一種特別適合中小型鍋爐煙氣脫硫的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我公司可向用戶提供各型脫硫裝置。